[工法特點]
施工工藝簡單,容易操作:鉆孔樁施工與常規(guī)工藝一致,不需要特殊設備,施工工藝成熟。
技術經(jīng)濟性好,成本可控:采用該工法鉆孔圍護結構作為基坑支護,調(diào)整了樁孔位置,樁徑得以減小,可使用相對較小的成孔設備施工,解決了受限場地下,設備施工較難的問題,總體支護費用相對較少。
受力優(yōu)化,更安全可靠:與常規(guī)雙排鉆孔圍護樁支護結構相比,本工法采用了弧形結構,并在弧形結構端部設置了抵抗類似拱形支點的樁基,從受力上增加了抗力。同時,由于弧形結構與前支點樁形成較大抗傾覆力矩,較常規(guī)雙排樁更為安全,基坑開挖深度更深。
實現(xiàn)單側無支撐深基坑開挖,開挖效率增加:常規(guī)工藝需要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大量支撐系統(tǒng),導致施工極其不便,大型設備開挖受到支撐影響,基坑開挖工作效率下降。本工法無支撐,開挖工效提高,工期節(jié)省。
圍護結構一次成型,相對于錨樁體系的分層開挖,分層錨固的施工方式,減少施工時間,加快進度。
[適用范圍]
本工法適用于基坑周邊環(huán)境復雜,滲水較少,對坑頂位移要求嚴格,不具備封閉成環(huán)的基坑(支護深度不宜超過10m)支護工程。特別是臨時基坑工程,可代替樁錨支護,減少成本,加快進度。
[應用實例]
重慶南川至貴州道真高速公路TJ2工區(qū)電站2#大橋
重慶南川至貴州道真高速公路TJ2工區(qū)電站2#大橋位于重慶市南川區(qū)半河鎮(zhèn),主跨為69+130+69米連續(xù)剛構橋,其中P3墩高98米,該主墩承臺采用6根樁支承,承臺尺寸為13.2m×9.7m×4m。為進行承臺施工,需開挖15m×12m×5m的基坑,該承臺位于沖溝底部,地表覆土較復,約6m,承臺基坑開挖過程中不具備放坡條件。
通過技術研究討論,采用了無支撐雙層弧形鉆孔灌注圍護結構深基坑開挖施工方法,該工法施工工藝簡單,容易操作,施工工藝成熟,技術經(jīng)濟性好,解決技術難題,實現(xiàn)單側無支撐深基坑開挖,開挖效率增加,開挖工效提高,工期節(jié)省。
本工程于2014年4月施工至2014年5月施工完畢,各項指標達到規(guī)定的要求,并滿足了施工進度要求,達到了預期效果,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(jīng)濟效益,值得推廣采用。
涪陵青草背長江大橋
涪陵青草背長江大橋為重慶南涪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橋,主橋為單跨788m懸索橋,南岸引橋為4×35m預應力T梁+2×90mT構,北岸引橋為17×35m四聯(lián)預應力混凝土T梁,全橋長1719m。施工總承包單位為重慶城建控股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,于2013年年初建成,2013年9月28日全線通車。
本橋北岸交界墩承臺尺寸為18m×12m×3m,由于地表覆土較厚,約5m,又鄰近現(xiàn)有公路,基坑開挖不具備放坡條件。經(jīng)過方案論證,采用了無支撐雙層弧形鉆孔灌注圍護結構深基坑施工工法,該工法工藝簡單,操作簡便,安全可靠,工期節(jié)約。本工程于2012年6月施工至2012年8月施工完畢,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(jīng)濟效益,工程施工安全、質(zhì)量、進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均達到了較好的效果,該施工技術得到了成功應用。
上一篇: 多層鋼筋籠雙機一次性整體吊裝施工工法